截至2017年9月30日,莒南县农转征项目供地率全市排名第一,受到市国土资源局的通报表扬。
供地率,即供地面积与征收土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效率、节约集约用地程度的一项关键性约束指标。一直以来,莒南县国土资源局狠抓全县土地供应和批后监管工作,多措并举提升供地率,连续在全市农转征项目供地率情况通报中取得排名第一。
一、动态跟踪,掌握未供土地信息。借助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对征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尚未供地的项目,进行全面统计,做到发现一宗,录入一宗,保证系统内土地市场相关数据的现时性、准确性。
二、积极宣传,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实施征地拆迁,进一步加强征地政策宣传,做好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加快批后征地实施速度,避免因征地拆迁实施困难、进度缓慢等原因造成土地批而未供,为具体项目供地和建设创造条件。
三、一地一策,“因地”制定整改措施。对全县批而未供建设用地进行摸底调查,区分不同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列出清单。对检查出的批而未供土地,建立详细的台账资料。根据形成的具体原因,结合实际,对每宗批而未供土地,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置意见,跟踪督办,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合力处置到位,并取得明显成效。
四、批后监管,避免土地闲置低效。每宗土地出让后,安排专人利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及时送达交地确认书,明确开、竣工具体时间,做到“三到场”。对未按时开竣工的,及时发出开、竣工预警、履约通知书,告知违约责任,督促用地单位及时、合法用地,避免出现建设用地闲置低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