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烟台召开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2017年,烟台市国土局将以深化改革为工作动力,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会上,记者总结8个关键词为您解读今年国土资源工作重点。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市国土局要围绕振兴实体经济,落实和完善产业用地政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及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有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流通业、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需求,对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等民生用地足额保障。
加大空闲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
关键词:节约用地
今年,我市将建立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与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相挂钩的指标分配考核体制,对供地率较低、批而未供土地数量较大的县市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倒逼机制促进挖潜盘活。
我市将加大空闲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通过消除障碍、置换土地、协商收购等措施对空闲土地予以清理盘活。批而未供土地中,对项目未落实、原项目已取消或不符合现行供地目录的,及时调整项目,抓好招商和落地,全面提高供地率。
研究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
关键词:耕保优先
会议上,国土局表态,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市将强化地方各级政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考核督查,确保实现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同时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
我市将探索建立建设占用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研究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村集体、农户采取资金直补的方式,调动耕地保护积极性。
重点推进“莱州-招远”国家级金矿勘查
关键词:找矿突破
2016年,我市全年共提交27个资源储量勘查报告,其中金矿21个,评审备案新增金金属量390吨,找矿成果稳居全省首位。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多形式、多渠道整合资金,开展接替基地整装勘查及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调查,重点推进“莱州-招远”国家级金矿整装勘查区的矿产勘查工作,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优势。
破坏耕地面积较大要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遏制违法用地
“市局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整改不力、进展缓慢的县市区,挂牌督办,限期完成;对年度违法图斑上升的、违法用地问题严重的地方,阶段性冻结土地审批业务,扣减建设用地指标;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的县市区负责人予以约谈、问责;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和破坏耕地面积较大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到位,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今年,烟台持续做好“大快严”集中行动、地下开采矿山专项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集中整顿活动,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以采代探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加快推进钢管厂等老厂区的土地熟化
关键词:房地产去库存
“既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目前,烟台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平稳,商品房去化周期由2015年年底的36.5个月降至目前的21.8个月。今年,我市将要把控好土地储备、出让的规模和节奏,妥善处理好与房地产去库存的关系。
市中心区要重点对胜利南路、滨海西路、轨道交通等新建道路两侧的土地进行收储,加快推进一突堤、万华合成革、钢管厂等老厂区的土地熟化整理,早日把这些优势地块控制住,做好战略储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综合效益。
征地全程监管到位
关键词:规范征地
在依法行政,规范征地,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国土局要求,严格履行征地程序,切实做好“两公告一登记”工作,确保公示到位;全面推进征地预存款制度,确保征地补偿费用落实到位;严格征地现场踏勘制度,通过建设用地批前勘查、批中核查、批后反馈等措施,实现征地全程监管到位。
对重大征地项目开展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的预案,明确风险等级,确保征地工作低风险运行。另外,我市今年将下发《烟台市征地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参考标准》,修订出台《烟台市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保障农民权益。